为认真学习领会国家思政教育方面的有关文件精神及《中共宿州学院委员会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宿州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推进年实施方案》要求等,59白菜网论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于2022年6月9日、在实训楼B517开展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研讨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首先,各位专业教师就下学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的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展开了热烈讨论。孙茂顺老师指出:学生参加的四六级考试中的经常涉及到中华传统文化,在下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将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展开教学。张婷老师则计划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融入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许晓芳老师指出,在下学期的《国际结算》课程中可以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包括:中国的外汇政策、外汇管理方式、中国梦等。刘凡老师指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在讲国际货物运输内容时可融入中欧班列、“一带一路”建设等思政元素,在讲国际贸易方式时可融入中国通过推动加工贸易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的思政元素。孙阳老师指出,下学期第一次讲授《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计划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包括:“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郑和下西洋、WTO历史、TPP协议、中国”走出去“战略、贸易战等。陈相琴老师指出了《跨境电商》课程的思政元素有:中国运输逆差、中国LNG船舶产业发展、国际分工、贸易比较优势等。胡良益老师指出《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丰富,包括:经济史、爱国精神、中国历史等。经过集体研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们结合专业特色与教育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建设方向。
研讨环节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制定了暑期推进专业课程思政的工作计划。一是,计划每位教师结合下学期课程整理出10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汇总形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合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既要有标题和基本介绍,还要突出该案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二是,利用暑期时间,全面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案和PPT。三是,加强对《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习近平扶贫故事》等专著的深入学习。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推进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